教学管理
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教学管理 >> 正文

大众化初级阶段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探析

时间:2015-05-14 10:38:36  作者:
    中国高等教育仍处在大众化的初级阶段。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体系,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体系

  本文希望通过讨论大众化初级阶段中国高校的分类和定位从而间接地揭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相关特征。

  鉴于高校分类标准之间存在着内在统一的逻辑结构,可以按照高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来确定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

  在办学类型方面,相关的划分标准是行政隶属关系、学校学科结构类型及办学主体特征。按行政隶属关系将高校分类为教育部及其他中央各部委直属高校与地方所属院校 ;按照学科结构划分得到的则是单科性院校、多科性院校、综合类院校 ;按照办学主体特征又可分类为国家主办的高校和民办高校。

  办学层次主要是指高校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学术贡献的层次。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进行分类,高校可分类为培养学术性研究人才的院校、培养专业性高科技人才的院校和培养适用性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院校。而这种分类方法往往与高校拥有的学位授予权的层次有着相互联系 ;以学术贡献为依托,高校又可分为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

  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与其他高校相比所表现出的独特的办学内涵,体现在办学观念、办学风格、培养目标、学科水平、课程体系、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在强调竞争、强调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应是其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

  参考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对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划分标准(主要以学位高低划分层次)、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对我国高校的划分标准(以“类”—学科结构、“型”—科研规模两个维度对高校进行类型划分)以及浙江大学课题组最近发布的中国高校类型划分标准(U-ERO 模型),本文选取了人才培养层次、学术贡献层次、学科结构类型、办学特色为主要的划分标准,结合行政隶属关系和办学主体特征两个参考标准对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将中国高校基本划归为“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行业特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私立院校”5种类型。笔者认为,这 5 种类型的高校在外延上基本涵盖了中国所有的高校 ;这 5 种类型高校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而相互之间又存在着内在联系—呈现层次化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划分标准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科学定位、发挥优势、特色发展、多作贡献

  高校的分类在微观层面上就是各类型、各层次高校的自我定位。在强调竞争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中,分类发展是高校的理性选择,而明确定位则是分类发展的前提。对于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分类就有整体,有差别就有联系。不同类别的高校应当明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分工合作、科学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类型、各层次高校的比较优势,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

  1. 一流研究型大学

  中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主要包括“985 工程”建设的高校(北京大学等 39 所高校),这些高校大致拥有以下特征 :

  建校时间较长,社会认可度较高。中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多为拥有较长发展时间的学校。例如,北京大学成立于 1898 年,清华大学成立于 1911 年,两校都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办学水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解放,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此外,较为著名的百年老校还包括天津大学等。

  师资力量雄厚。在“985 工程”最早确定的 9 所大学中,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比例基本在 70%以上 ;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也超过了 70%,个别学校甚至达到 85% ;在专任教师的学缘结构中,有国内外其他高校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人数比例基本达到 60%,其中,年轻教师中有海外学习背景的比例逐步增高,个别学校甚至超过 50% ;在引进国际知名学者专家方面,这 9 所大学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引进了一批享有国际声誉的专家教授,其中不乏各专业最高水平奖项获得者。

  立足于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985 工程”高校培养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型人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数量占全校学生数量比例较高。在校内学生层级比例方面,“985 工程”高校作为研究型大学的代表,其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数量比率普遍较高。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例,两所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约为 1 ∶ 1.22 和 1 ∶1.3。值得一提的是,“985 工程”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是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根据《中国教育年鉴》数据统计可以发现,“985 工程”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比例基本保持在50% ~ 60% 之间,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在国际刊物上的论文也越来越多。

  注重科学研究,科研实力强,科研成果丰硕,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力军。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985 工程”高校科研经费相对较为充足,部分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达到了 15 亿元以上 ;在科研项目承担方面,“985 工程”高校能力显著—是“973 项目”“863项目”的主要承担者 ;在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奖项中,“985 工程”的高校几乎取得了所有的最高奖项。

  学科水平较高,学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985 工程”高校都拥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并且能够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完善学科体系的建设。在“985 工程”建设中,教育部提出“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985 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促进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和推动学科建设”。在 ESI 数据库根据论文被引状况对全球高校学科进行的22 个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大学的若干学科均有所列,详见表 1。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一流研究型大学站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前列,立足于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力争站在世界科技创新的最前沿,是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创新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

  2.行业特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

  行业特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以“211 工程”高校为主,同时包括基础较好的老本科院校(老本科院校指在20 世纪 50 年代建立的高校)。“211 工程”高校基本特点与“985 工程”高校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211工程”的 100 所大学基本拥有 50 年以上的建校时间,有一定规模、一定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比较强大,并且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的定位较为明确。行业特色大学是指那些“具有行业背景……在特定的办学过程和办学定位下,长期专注于一个专门的办学领域,在面向行业的学科专业以及相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家队伍、办学条件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优势”的大学。这些大学由于长时期以传统优势学科为中心,因而在学科建设中构建了自身优势的学科体系,建成了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并且较好地融入了行业创新体系,为行业发展输送了大量学科型和技术型人才。具体来说,“行业特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

  服务方向明确,行业特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是行业、地区创新体系的骨干力量。从这些大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浓厚的行业、地区背景使它们具备了较强的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服务的能力。同时,行业特色大学多数与相关企业建立了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关系,它们熟悉行业、了解行业,能够解决行业运行当中的一些科学技术难题,能够一定程度地满足行业发展对知识和人力的需求。“产学研合作教育”是这些大学融入行业、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实现方式。行业特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通过产学研结合,通过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合作,实现了对区域、行业生产发展的深入了解,密切追踪生产实践中科技发展的前沿和技术关键,真正参与了生产实践中的重大课题。

  注重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行业特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拥有较好的师资条件,它们注重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我国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规模的扩大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力量。必须指出的是 :行业特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提供的“高学历人才”基本都实现了向“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转换。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 :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定位思想是“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研究生人才培养以北京城市发展为依托,思考、研究北京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科学技术问题,为北京的发展贡献人才、技术成果和指导理论。由此可见,行业特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其“高水平”就体现为其“特色”。而其最大的“特色”恰恰在于与地区、行业创新体系的紧密联系。这种“特色”是行业特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这类大学不断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永久动力。

  3. 普通本科院校

  普通本科院校主要指国家主办的除前两类高校以外的所有本科高等院校。

  普通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的最大组成部分,是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如果说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在于教学与科研的“一流”,行业特色和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特点在于服务、引导地方或行业发展的“特色”,那么普通本科院校的特点就是它们数量较多,以培养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

  结合浙江大学课题组 2009 年发布的中国高等学校类型划分标准(U-ERO 模型),本文从该课题组提供的分类数据中筛选出普通本科院校 464 所,占该分类方法统计高校总体数量的 25.0%,占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大学总体数量的 64.6%。根据教育部网站提供的数据,普通院校中地方部门所属本科院校总计 614 所,占同类院校总体数量的(共计 1,090 所,含独立学院)56.3%。可见,普通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金字塔的较大构成元素,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力军。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原有普通本科院校招生数量扩张,新建本科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多。对于学生来说,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就相应的提高。可以说,普通本科院校为中国社会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应用型人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及时输送了血液。

  4. 高等职业院校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包括以专科教育为主,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就人才需求的类型比例来说,社会对职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大大高于对学术研究型人才的需求。进而,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柱,它们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数量最多,培养了数量众多的毕业生。在浙江大学课题组统计出的数据中,根据教育部网站提供的数据,2009 年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为 1,071 所,培养了毕业生 2,855,664 人。

  5. 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为高等教育体系注入了灵活性,同时也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毕业生。根据教育部网站提供的数据,2009年民办高校的总体数量为 812 所。民办高校一定程度上补充了高等教育资金运转方面的不足,尽管在近年中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有所下降的趋势下,民办高校的发展遇到了一定困难,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仍然会有适度发展。

  着力内涵发展,建立高等教育强国

  上文对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划分,并对中国高校的定位作出了一定的解释。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综合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怎样在资源、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强化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为国家长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界几乎人人都在关注、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点建议 :

  1. 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

  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具有两方面特征 :首先是高等教育体系呈现层级化,各层级高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比较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建设数量众多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于中国来说是不现实的。从现实出发,中国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学校数量应控制在 100 所~ 120 所为宜,这些学校重点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其他院校应担负起地区发展、行业发展以及社会各方面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要与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层次相协调,在此基础之上,还应更好地实现学生、教师及知识在各层次高校之间的“流动”,这也是高等教育体系合理性的第二个体现。“教育理念”与“职能”上的分工不应对“实际操作”层面各层级高校之间的合作带来阻碍。各类型高校间可以采用联合培养、共同建立科学研究小组等方式实现学生与知识的校级流动。此外,应提高各层次高校间的相互认可,使人才培养的流动性得到提高。

  2.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在多个层次、多种类型中创建“一流”

  “一流”是一种对于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价。笔者认为,高校办学层次并不能全然代表其办学水平,而高校的办学水平更多地由其“办学特色”来体现。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办学特色明确了它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同时也是它获得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的基础。所以说,“一流”可以是各层次各种“特色”的一流,而并非仅仅将这个名位授予国家大力资助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特色”之下的“一流”是完善国家高等教育多元化,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层级化的方式方法,同时,各层次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寻求自身发展的“特有道路”,自然有利于提高高校自身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

  3. 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发展社会办学

  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位于社会边缘少数几所“大学”所承担的“大学教育”,而是无时无刻都与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需要从社会发展中寻找自身发展,同时要以自身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来引领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是高校必须关注甚至密切关注的问题。发展社会办学、扶持非公立高校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中国以公立高校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而言,社会办学机制的引入能够调动各级高校对“社会需求”的关注,同时能够为有高等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对于社会办学与非公立高校的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应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和指导。同时,教育政策应引导社会对非功利高校的认可,逐步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完善社会办学机制。

  转自 《北京教育》